柬埔寨将大米比喻为“白金”。柬埔寨大米绿色天然,品质丝毫不逊泰国、越南大米,但受制于生产技术、加工水平和能力,目前仅少量出口欧洲。2010年,中柬两国签署了关于柬大米输华的检验检疫议定书,扫清了柬大米直接出口中国的最大障碍。
一、柬大米生产、加工、贸易现状
2010年,柬稻谷种植面积279万公顷(其中雨季239万公顷,旱季40万公顷),产量824万吨。除去国内粮食需求,剩余390万吨稻谷可供出口,相当于250万吨大米。全国24个省均种植稻谷,主产区分布在菠萝勉省、马德望省、卜迭棉芷省、茶胶省、磅通省等。
由于水利设施缺乏,一年只种植两季稻谷,一季水稻,一季旱稻。大米种植还是依靠原始农业种植方式,一直未使用农药化肥,普遍是以天然肥料施肥,真正所谓“纯天然、绿色有机、无农药残留物、实质性安全”;加上农业机械化程度严重不足,水稻产量低,平均产量2.97吨/公顷,特别是香米产量较低,每年柬埔寨香米出口量较少,也正是因为此香米品质位列一级大米,口感甚佳,具有独特的天然香气,无添加任何香精。
全国有近3万家碾米厂,绝大部分规模较小,加工能力和技术落后,真正能够加工符合国际标准的碾米厂不足10家。柬埔寨碾米厂商公会在各省都设有分支机构,协调稻谷收购、加工和出口。由于加工能力不足、收购稻谷资金缺乏,大量稻谷均被泰国、越南米商低价收购,在本国加工成泰国、越南香米出口至其他国家。柬政府充分认识到大米出口对于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削减贫困的重要性,已把大米列为农业发展的龙头产业,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予以扶植。随着柬政府、外资以及私人领域加大投入,稻米加工技术、设备不断更新,大米加工质量正逐渐被欧盟等发达国家所任可。目前柬埔寨大米出口品质比较稳定,水分达到了14%以下,碎米含量有5%或10%,基本上能加工符合各种标准的大米。
2009年柬大米出口仅为1.3万吨,2010年增至4.5万吨,2011年上半年出口8万吨,同比增长369%。主要出口目的地为欧洲,占出口总额的90%以上,其次为部分亚洲国家,其中对马来西亚出口占6.5%。对非洲和美国也有少量出口。主要大米出口商也是主要的碾米厂商。柬埔寨大米种类繁多,有茉莉香米、苏马里香米、姜花米、娘坤米、娘明米和碎米米等,其中苏马里香米和茉莉香米被列为第一等级,姜花米、娘坤米和娘明米则被列入第二等级。茉莉香米和苏马里香米煮熟后口感最佳,主要适合市场上那些高支出人群。柬埔寨出口的大米中,茉莉花香米位列第一,苏马里香米排名第二。
目前,柬埔寨市场上的大米批发价为:苏马里:3500柬元/公斤、茉莉花香米:3200柬元/公斤、姜花:2800柬元/公斤、娘坤 :2500柬元/公斤、娘明:2200柬元/公斤。然而,目前柬埔寨大米出口价格介于850至900美元/吨。大米的出口规格有5公斤、10公斤、25公斤包装。茉莉香米为白色半透明,光滑油润,香味奇特且具有挥发性;煮出来的米饭晶莹剔透、饭香浓郁、弹性好、口感柔软爽滑、口味醇香、营养丰富。茉莉香米味甘性平,具有补脾、健胃、清肺等功效,被称为“粮中珍品”。
二、柬政府推动大米生产和出口的政策措施
柬政府一直将农业作为“四角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领域,大米被视为农业发展的龙头产业。2010年8月,柬政府颁布《促进稻谷生产和大米出口政策》,积极推动柬成为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国,力争实现2015年出口100万吨大米的目标。主要政策措施包括:逐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农村公路、农村电网等),鼓励使用高产稻种和现代耕种技术,加大对稻谷种植、加工和大米出口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私人领域参与稻谷加工和大米出口,强化农社组织和碾米厂商公会,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制定大米分级、质量标准和卫生检疫认证体系等。此外,政府要求工矿能源部属下的柬埔寨标准局同农林渔业部和商业部合作,共同制订大米分级和标准,成立一站式大米出口服务中心;由商业部和农林渔业部成立“大米市场信息中心”,提供国际大米市场的研究和资讯报告;由商业部和外交部制订海外市场开拓计划,通过双边关系敲开潜在大米进口国的大门。
三、其他
2011年8月20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已与柬埔寨签署了进口1000吨大米贸易合同。这也是中国首次从柬埔寨进口大米。
2012年1月16日,一批重48吨、共2个集装箱的柬埔寨大米运抵深圳蛇口港,这是我国首次进口柬埔寨大米。
2010年10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与柬埔寨农林渔业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柬埔寨王国农林渔业部关于柬埔寨精米输华的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并于2011年9月完成了柬埔寨大米的产地疫情调查,为柬埔寨大米的输华铺平了道路。